2022年中國房地產學術年會
暨第15屆高校房地產學者專業研討會
11月19日,由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以下稱中房學)、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2022年中國房地產學術年會暨第15屆高校房地產學者專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楊佳燕司長,中房學會長柴強、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鑫明,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教授等出席了會議。
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的委托,楊佳燕司長在會上發表了致辭。她指出,近30年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住房供應持續增加,住房短缺的矛盾逐步得到了解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群眾在就業、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作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部署,這為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確立了行動指南。住房和房地產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它涉及了土地、金融、財稅、法律、社會等多學科的交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非常重視智庫建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期待學界加強研究,為決策和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同時,結合中國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實踐,楊佳燕司長對房地產學術界提出進一步深入開展相關研究的期望。
中房學會長柴強發表了“擺脫路徑依賴,實現轉型升級”的主題演講。他從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變化、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租購并舉相關的制度設計等方面開展了分析。他指出,現今我國房地產市場已開始發生實質性轉變,從快速成長期向成熟穩定期轉變,房地產業也將進入從開發建設階段向投資運營和證券化常態化發展階段轉變。短期的房地產開發經營和長期的房地產租賃經營投資都必須有可持續的合理回報,是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基本條件。在改革完善商品房銷售制度方面,他建議可以從逐步提高商品預售條件,引導支持現房銷售;優化交易資金監管,探索獨立第三方機構監管;逐步將“期房預售”改為“期房預定”等方面進行。在租購住房制度建設方面,他提出除了在土地、金融等方面設計適應租賃住房建設和經營的配套制度設計外,還應加強住房消費科學合理統計及在GDP中全面體現等研究,推動改進相關統計核算方法。重慶大學副校長劉貴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陳杰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曲衛東教授分別就房地產專業發展、住房金融發展、房地產稅改革等房地產領域的重要議題發表了觀點,為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新方向,也為新時期房地產業的發展與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馮長春教授、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劉洪玉教授、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劉琳、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秦虹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葉劍平教授、葉裕民教授、商學院況偉大教授等七位專家圍繞“房地產業良性循環與健康發展”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和討論。

中房學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鑫明致閉幕辭。他高度肯定了此次會議取得的成果,認為各位發言嘉賓、對話嘉賓奉獻了一場關于房地產學術問題的饕餮盛宴,時間短暫但內容精彩紛呈。會議采取主題演講、對話交流等方式,邀請國內頂級專家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思想碰撞,共商房地產業良性循環之策,共謀健康發展之道。他鼓勵各位專家學者不僅要從房地產中看房地產,更要跳出房地產看房地產,并表示中房學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專家學者研究房地產業全鏈條涉及的相關問題、支持將房地產學術年會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為推動房地產行業和學科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年會共設11個專題、21場平行分論壇,國內7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的300余名參會代表線上參加會議,線上直播觀眾達7000余人。年會同時開展了征文活動,共收到140篇論文,評選出獲獎論文43篇,其中一等獎8篇,二等獎15篇,三等獎20篇。